当前位置:首页 > IB国际部 > 学部新闻

参观至美术馆——毛嘉个展《我的形状》感悟

编辑:Karry 来源: 撰 稿:DP1高二 李钰垠 时间:2023-03-09 访问:

对《我的形状》有感


 


此次前往了至美术馆,我们参观了毛嘉老师的画展《我的现状》。在此之前,我对工笔画的印象一直是以人物、山水、花鸟等为主,而这次我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工笔画。毛嘉老师的工笔画在表现形式上更加抽象,以中国工笔画细腻的笔法与西方的几何相以结合,展现出了一条新的工笔画创作道路。在观展的中途,我们还有幸见到了艺术家本人,听他讲述自己艺术作品的同时还了解到绢本背后的知识。

在进入展览前,我们看到了一个三角的立体模型,上面有很多洞口,里面插满了玫瑰花。根据李老师解说,这次展览的开展是在情人节那天,于是便有了这个互动,是希望观展人可以用玫瑰花来填补这个空洞。

 


关于展览形式和太湖石

整个展览以一个剧场的形式布置下去,观看者每一步的移动伴随着下一幕的进行,从中看到艺术家的改变,逐渐走进艺术家和他的画作。

太湖石是中华赏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由环境的长时间侵蚀形成,是中国文人特有的审美情结,也是诗词和元杂剧中文人所经常描述与表现的对象。

 


关于色彩

整个展览可以看到大量的粉色。事实上粉色在西方,粉色曾有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男性的色彩,被赋予坚决又强壮的意义。直到后来,这个颜色才被慢慢演化成如今象征着温柔的女性。而在毛嘉老师的画作中,这种色彩表达出的了一种理性刚柔的情感。


 

展览观赏

进入整个剧场的第一幕,我们可以看到正常的第一幅画作《如是我闻-31》。这副画作被窗帘遮住了一半,仿佛是整个剧场幕布拉开的样子。而窗帘后面展现的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太湖石,凑近看还能看到被水侵蚀后留下的水滴。远看整幅画是平静的,近看可以发现画作的下方是汹涌的浪花,这让这副画的情感有了波动但又柔和。而往后看,一副被切割成正方形的太湖石展现在了面前,像是上一副的画作后发生的事情。中国的太湖石与西方的几何相结合,有一种中西结合的韵味在里面。第一幕的结尾为一副无人的空间,与前面一副《如我是闻》相比,看上去两幅画相似,但前者我们可以看到窗帘的阴影,以及显现动态活物的鱼的尾巴,而后者的窗帘我们无法看到它的影子,并且也看不到作为动态的活物。因为后这更是一种超现实的空间,在这个空间我们不仅没有看到人,也没有看到动态的活物,亦或作为现实世界物体投射的阴影。

整个展览下来,我们并没有在在艺术家的工笔画中看到人物。李老师说艺术家在此之前有一些工笔人物的绘画,但是艺术家在绘画工笔人物时,认为人物的工笔画总是在遵循一套规模,艺术家不愿再被这一套工笔画限制,于是放弃了人物工笔画,创作出来了这一系列作品,而这个无人的空间,也是艺术家在放弃人物工笔画后的一个体现。

 


当前往第二幕,进入到了一个蓝色的区域,整个气氛使人平静,但又不压抑。映入眼帘的是一匹骏马与太湖石,可以发现画作中的骏马与大多绘画中的骏马不同,它的身体比它的四肢要强壮,补过看它的毛发,看得出这匹马打理得很好,毛发质感也展现出了毛嘉老师的细致。在这个区域的地板上有一片反光的锡纸,当观看者在上面行走时,周围的光也会随之流动,给人一种波光粼粼的感觉。李老师说这个区域本该有一个装置负责房间的起雾效果,与地上的锡纸一起印出在水与雾中的骏马,但可惜的是当时的装置坏了。

 

接着往后走,就进入到了一个满是绿色“幕布”的走廊,在这里可以看到毛嘉老师对艺术家莫兰蒂的致敬画作,而随着一层层“幕布”的引出,我们看到了一副绿色的太湖石。这个太湖石被挡在层层玻璃之间,屹立在一片粉色的湖泊当中。从湖泊中的一道又一道波纹,让一副静态的画“动”了起来,仿佛还能看到水的波动。考虑到纸张无法承受工笔画一层又一层的上色,艺术家在选材方面选择了绢本。



随着我们再前往下一个剧场,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,在经历前者一系列的引导,我们最终看到了艺术家此刻最后的形态。

《ECCE HOMO-9》为艺术家的自画像。与大多国内外的艺术家不同,毛嘉老师的自画像是一个被切割且向上的三角形,而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外面被切割的规矩的太湖石,里面的太湖石更偏向自然形成,不规则的太湖。而《ECCE HOMO-2》更是把自我放在太空上的一个表现,有一种处于茫茫宇宙中,一种荧光的效果。而《三分有二》则是艺术家对《ECCE HOMO》的进一步放大。



三角形本为最坚固的形状,反观在这幅画作中,由太湖石切割而成三角形的太湖石身上有不少被侵蚀的洞口。这也是艺术家所表达的,表面上被社会磨制成了规矩且坚固的几何图形,实际上身上已经千疮百孔,不再那么稳固。再者这样一个尖锐的三角形,是艺术家对于西方艺术直线和几何美学一个体现,而这样一个看似规整的太湖石,也是艺术家对自然的一个抽象的体现。

在这个区域我们还能看到另外五副色彩不同的太湖石,是艺术家对于女娲补天那五颗彩石而衍生出来的五个太湖石。


 

之后,我们来到了整个剧场的尾声《太虚幻境》。在这里可以看到立体的三角模型《世界之肉》。从外观上看,像一个支离破碎的金字塔。在这个区域,我们还能看到许多副骏马与太湖石的画作,每一批骏马形态动作各异,可以从中看出艺术家对马的喜爱。

最后整场展览看下来让人平静,气氛平和,毛嘉老师让人眼前一亮的工笔画让我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工笔画,在形式上打破了我对工笔画以往的印象。而且毛嘉老师的工笔画十分细腻,在工笔画的曲线下又结合了西方几何的直线,可以从柔和中看出理性。



报名通道

Express Lane

学校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宝安教育城学子路10号

服务电话:0755-27516669 / 27513739

公众号
视频号
深圳东方英文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22.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粤ICP备05141100号-1